2024年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加分项目
买专利 > 企业专利用途 >评定高新企业 > 访问量: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确指出: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见,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必要门槛,对于高企认定具有一票否决权。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满足的八大条件中,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满分100分,综合得分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为符合认定要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评分包括四部分,分别是知识产权(30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和企业成长性(20分)。其中,知识产权(30分)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密切相关,分值合计占比高达60%。因此,企业想要通过高企认定,必须从知识产权上下功夫。
知识产权分类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采用分类评价方式,按其含金量有Ⅰ类和Ⅱ类之分。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按Ⅰ类评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按Ⅱ类评价。
在实际申报过程中,知识产权的类别、数量、获得方式、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对产品(服务)的支持作用等都会影响得分。相对Ⅱ类知识产权来说,Ⅰ类知识产权申请难度高、申请周期长、有效期长,含金量更高,所以得分也会相对较多。
企业如何布局知识产权
布局“前置化”
知识产权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首要和必须条件,同时也是认定评审中的主要得分项之一。由于知识产权获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应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尽早取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建议:企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尽量做到及时申请,避免发生在申报认定当年集中取得知识产权的情况。
申请“优质化”
企业想在高企知识产权评价部分得高分,需要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的“双达标”。
数量达标:在知识产权数量上要得高分,需要Ⅰ类知识产权数量1项及以上(7-8分),或者Ⅱ类知识产权5项及以上(5-6分)。另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根据企业申报高企近三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企业“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5项”,才有可能取得此项指标最高档分数(25-30分),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在申报高企近三年内的积累和连贯性。
质量达标:知识产权的先进程度(8分)和核心支持作用(8分),是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2项。通常,Ⅰ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先进水平高于Ⅱ类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相关性更强的知识产权,起到的核心支持作用更强。
建议:企业年均申请知识产权不少于5项,连续三年申请知识产权不少于15项。同时,知识产权申请以Ⅰ类、技术先进度较高的优先,从而达到知识产权“高质量”申请。
重视“关联性”
企业申请取得的知识产权要与研发项目、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有明确的关联性,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起到核心支撑作用。
研发项目匹配:企业应紧紧围绕研发活动及主营业务进行知识产权规划,在知识产权申请时应与研发项目进度相匹配。知识产权申请时间早于研发项目立项时间,或者明显晚于研发项目验收或结题时间,会存在不符合企业发展常规逻辑的问题。
产品(服务)匹配: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应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应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对产品营收和市场竞争情况具有较高技术贡献度。
建议:企业及时深入挖掘研发过程中的创新点,确保申请的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有高度关联性。
获取“多元化”
企业可自主研发,也可以通过受让、受赠和并购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
申请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是大部分企业涉及的常规类型的知识产权,企业应根据主营业务情况选择适合的知识产权类型进行申请。按Ⅰ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可以重复使用;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仅限使用一次。
获取方式: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的知识产权,都可用于高企申请。但企业通过购买、受让等方式取得知识产权,获得方式得分较低(仅为1-3分)。
建议: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取得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方式获得知识产权得分较高(1-6分)。建议企业购买专利时考虑该知识产权与企业的主要产品(服务)的关联度,这关系到知识产权“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得分,又关系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分。
争取“加分项”
企业如果有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的情况,可获得最高2分加分,此项为加分项,加分后“知识产权”总分不超过30分。
建议:企业积极参与编制标准等工作,并留存相关证明文件,争取获得2分加分。